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216例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预后

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216例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预后

摘要

目的分析IBD住院患者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DI)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首次住院的216例IBD患者,在入院后立即留取粪便进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培养,同时采用PCR法检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A和毒素B。分析纳入患者CDI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结果 216例IBD患者中,UC 73例,CD 143例。IBD患者的CDI阳性率为13.9%(30/216)。UC患者的CDI阳性率为24.7%(18/73),高于CD患者的8.4%(1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0,P<0.01)。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UC中CDI阳性患者比例增加,3例缓解期、17例轻度活动期、23例中度活动期和30例重度活动期患者中CDI阳性者分别为0、2、5、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0,P=0.028)。UC患者中,CDI阳性和阴性组有入院前3个月内的外院住院史者分别占6/18和7.3%(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0,P=0.020);两组有入院前30 d内的PPI用药史者分别占7/18和7.3%(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0,P=0.004)。CDI阴性的UC患者住院时间为7.0 d(5.0 d,12.0 d),短于CDI阳性患者的10.5 d(8.8 d,18.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7.000,P=0.005)。CDI阴性CD患者检测CDI后3个月内肠道切除手术率为10.7%(14/131),低于CDI阳性患者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0,P=0.010)。结论国内住院IBD患者有较高的CDI发生率,UC尤为显著,其危险因素包括病情重、入院前3个月内的外院住院史和入院前30 d内的PPI用药史,CDI与预后不良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