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疑难病杂志 》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摘要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康复诊疗中心收治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卒中后6个月是否发生上肢肌痉挛分为痉挛组32例和未痉挛组50例,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痉挛程度,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发生上肢肌痉挛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2例,发生上肢肌痉挛32例(39.02%),其中改良Ashworth量表Ⅰ级17例(20.73%),Ⅰ^(+)级6例(7.32%),Ⅱ级5例(6.10%),Ⅲ级3例(3.66%),Ⅳ级1例(1.22%);未发生痉挛组50例(60.98%)。痉挛组患者的年龄≤40岁、糖尿病、脑出血、有躯体感觉障碍、心房颤动比例高于未痉挛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40岁、糖尿病、脑出血、躯体感觉障碍、心房颤动均为影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4.093(1.314~12.747)、4.071(1.292~12.830)、3.376(1.042~10.939)、3.614(1.204~10.848)、4.419(1.102~17.725)];构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的风险预测模型:P=1/[1+e^((-3.068+1.409×(年龄)+1.404×(糖尿病)+1.217×(脑出血)+1.285×(躯体感觉障碍)+1.486×(心房颤动)))],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拟合度较好(χ^(2)=5.418,P=0.712),模型预测的AUC为0.811,95%CI为0.714~0.907,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和预测效能。结论年龄≤40岁、糖尿病、脑出血、躯体感觉障碍、心房颤动均为影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减少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的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