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急救医学》 >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肥厚心肌细胞游离钙离子及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肥厚心肌细胞游离钙离子及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对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R)基因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手术组(B组)、丹参酮低剂量组(C组,10 mg·kg-1·d-1腹腔注射)、丹参酮高剂量组(D组,20 mg·kg-1·d-1腹腔注射)及缬沙坦组(E组,10mg·kg-1·d-1灌胃).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C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T1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结果 ①c、D组的血压[(188±11、187±14)mm Hg]显著高于A、E组[Vs(117±8、136±15)EtlIn Hg,P<0.01],C、D组与B组[(186±13)mm Hg]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D组和E组的LVMI、MFD均高于A组(P<0.05),显著低于B组(P<0.01).③B组的ATl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E组(P<0.05);C、D、E组的AT1R基因表达均未降至A组水平(P<0.05).④B组细胞内[ca2+]i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D组与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C组仍高于A、D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可通过下调心肌细胞AT1基因表达、阻止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发挥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该作用是非血压依从性的.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2008年第2期|143-146|共4页
  • 作者单位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高血压;
  •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压力超负荷; 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肽受体; 游离钙离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