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急救医学》 >川东北地区人群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伊立替康化疗所致毒性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川东北地区人群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伊立替康化疗所致毒性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川东北地区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毒性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从384例接受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一线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病例中采外周血提取DNA,采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分析UGT1A 1基因多态性,临床观察评价患者化疗毒性反应分级,统计分析UGT1A 1基因表型与化疗毒性反应相关性.结果 本组全部384例患者UGT1 A1多态性分布情况:TA6/6野生基因型287例(74.7%);TA6/7杂合基因型73例(19.0%),TA7/7纯合基因型24例(6.3%).化疗毒副反应和UGT1A1* 28基因多态性进行临床单因素分析显示UGT1 A1* 28基因纯合型TA7/7、杂合型TA6/7与3~4度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胆红素升高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UGT1 A1* 28基因纯合型TA7/7及杂合型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较UGT1A1* 28基因野生型TA6/6患者高4.198倍(OR =4.198).UGT1 A1* 28基因纯合型TA7/7和UGT1A1* 28基因杂合型TA6/7患者发生腹泻的风险较UGT1A1* 28基因野生型TA6/6患者高6.778倍(OR=6.778).结论 UGT1 A1* 28基因纯合型TA7/7及杂合型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化疗后发生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重度腹泻的风险高于UGT1 A1*28基因野生型,为临床伊立替康用药选择、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的提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