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短期抗凝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短期抗凝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择期PCI治疗的9 769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抗凝治疗分为2组,抗凝组术后给予短期较低剂量的常规抗凝治疗(依诺肝素0.4 ml 1次/12 h或磺达肝癸钠2.5 mg 1次/d皮下注射,至术后2~3 d),进行30、180 d及2年的随访,记录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支架内血栓、出血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及卒中)发生情况。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出1 755对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匹配前后组间的远期预后差别。同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后抗凝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 755(18.0%)例患者未接受术后抗凝治疗,8 014(82.0%)例接受了术后抗凝治疗,其中5 666(58.0%)例接受依诺肝素抗凝,2 348(24.0%)例接受磺达肝癸钠抗凝治疗。与无抗凝治疗组比较,抗凝治疗组年龄更小,女性比例更低,肾功能不全比例更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比例更高(P均&0.05)。抗凝治疗组左主干病变比例及分支受累比例更高(P均&0.05);经股动脉穿刺途径比例更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比例更高,单纯球囊扩张比例更低(P均&0.05)。9 717(99.5%)例患者完成了2年随访。与无抗凝治疗组(1 755例)比较,抗凝治疗组(8 014例)30 d全因死亡率[0.05%(4例)比0.46%(8例),P&0.001]和卒中[0比0.11%(2例),P=0.003]风险较低,180 d全因死亡率[0.17%(14例)比0.57%(10例),P=0.002]、血运重建[2.07%(166例)比3.71%(65例),P&0.001]及MACCE[3.49%(280例)比5.47%(96例),P&0.001]较低,2年血运重建[7.61%(610例)比12.84%(225例),P&0.001]及MACCE(10.92%(875例)比16.01%(281例),P&0.001)较低。Cox回归分析显示,抗凝治疗是30 d全因死亡(HR=0.17,95%CI 0.05~0.62,P=0.007)、180 d全因死亡(HR=0.37,95%CI 0.16~0.87,P=0.023)和MACCE(HR=0.74,95%CI 0.58~0.94,P=0.013)及2年MACCE(HR=0.71,95%CI 0.62~0.81,P&0.001)的独立保护因素。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抗凝治疗仍是30 d全因死亡(HR=0.11,95%CI 0.01~0.92,P=0.042)以及2年MACCE的独立保护因素(HR=0.81,95%CI 0.68~0.96,P=0.015)。结论 择期PCI患者,术后给予短期较低剂量的常规抗凝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30和180 d的全因死亡、2年的血运重建及MACCE发生风险,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