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冬眠心肌的作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冬眠心肌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冬眠心肌的作用.方法对123例曾患心肌梗死者在CABG前后,分别作硝酸异山梨醇脂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ISDN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SE)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氟脱氧葡萄糖(PET18F-FIG)心肌代谢显像以鉴别冬眠心肌的存在,并观察CABG后相应节段灌注、代谢和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1)38例ISDN99mTc-MIBI灌注显像术前后比较,正常灌注节段数从159增至195,异常灌注节段数从183减至147,ISDN阳性组灌注计分从术前的8.12减至术后的3.76,ISDN阴性组无明显变化.(2)65例LDISE术前后比较,在有收缩储备的133段中,CABG后运动改善的有112段,无收缩储备的191段中,运动改善的有31段.(3)45例PET18F-FDG代谢显像术前后比较,在代谢-灌注不匹配、部分匹配和匹配三组,节段室壁运动改善率分别为87.5%、55.6%和28.6%.全组无手术和住院死亡病例发生.出院后随访5~40个月,无远期死亡.123例中、91例心功能I级(74%),32例心功能Ⅱ级(26%).结论(1)对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CABG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2)ISDN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LDDSE和PET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均能较准确地鉴别冬眠心肌和梗死心肌,为外科治疗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并提供有价值的预测.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第8期|449-452|共4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北京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北京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北京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核医学科;

    北京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核医学科;

    北京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核医学科;

    北京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

    北京 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

    北京 10003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心脏血管和淋巴系外科学;
  •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冬眠心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