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摘要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及25(OH)D可否作为T2DM患者临床前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指标。方法入选300例T2DM患者,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C(HbAlc)、C反应蛋白(CRP)等血液生化指标,用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的浓度,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IMT。根据血清25(OH)D浓度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组(<26.17 nmol/L,74例),Q2组(26.17~32.75 nmol/L,76例),Q3组(32.75~42.93 nmol/L,78例),Q4组(>42.93 nmol/L,72例),分析25(OH)D浓度与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在T2DM患者中,血清25(OH)D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相比,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糖尿病病程、HbAlc、CRP、甲状旁腺素(PT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Q1、Q2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Q4组(1.03±0.21比0.90±0.20,1.01±0.26比0.90±0.20,P均<0.05),而与Q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50.0%(37/74)]明显高于Q3[29.5%(23/78)]和Q4组[16.7%(12/72),P均<0.05];有斑块组的25(OH)D浓度明显低于无斑块组[(28.31±4.91)nmol/L比(36.31±4.31)nmol/L,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年龄、吸烟、体质指数、HbAlc、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PTH/25(OH)D比值呈正相关(P均<0.05),与25(OH)D浓度呈负相关(r=-0.5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25(OH)D浓度具有独立相关性(β=-0.39,P<0.01)。结论 T2DM患者血清25(OH)D浓度是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25(OH)D浓度可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