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摘要

目的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长期预后。方法入选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或CABG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922例(465例行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457例行CABG),研究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心原性死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以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卒中及再次血运重建的联合终点)。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以计算风险比(HR)及95%CI,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时间7.1(5.3,8.2)年,校正前PCI组和CABG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13.0%(41/465)比22.1%(72/457),P=0.027]、卒中[5.8%(11/465)比18.9%(46/457),P<0.001]、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19.9%(58/465)比30.4%(101/457),P=0.009]、再次血运重建[32.3%(110/465)比19.2%(58/457),P<0.001]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原性死亡[7.3%(26/465)比10.1%(43/457),P=0.059]、心肌梗死[13.9%(33/465)比6.7%(26/457),P=0.196]、MACCE[42.9%(145/465)比42.5%(142/457),P=0.122]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校正后PCI组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CABG组(P=0.009),主要归因于PCI组较CABG显著升高的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P<0.001);两组间全因死亡(P=0.112)、心原性死亡(P=0.594)及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联合硬终点发生率(P=0.3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ABG组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PCI组(P=0.001)。结论 CABG和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相似,PCI组再次血运重建明显升高,而CABG组卒中发生率明显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