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伴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分析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伴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再狭窄病变处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SNA)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影像学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DES置入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25例(DES置入时间≥8个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前于靶病变处行OCT检查,根据OCT结果将患者分为非ISNA组(13例患者,共13处病变)和ISNA组(12例患者,共12处病变)。ISNA定义为OCT图像上可见支架内新生内膜形成且富含脂质或钙化。结果 (1)ISNA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非ISNA组(P均<0.05)。ISNA组置入支架时间长于非ISNA组[53.0(14.0,81.0)个月比15.0(8.5,32.5)个月,P<0.01]。ISNA组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比例为8/12,非ISNA组患者临床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的比例为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OCT定量分析显示,ISNA组管腔面积小于非ISNA组[(3.45±1.82)mm~2比(4.17±1.68)mm~2,P<0.01],新生内膜面积[3.89(2.26,5.52)mm~2比2.96(1.99,4.22)mm~2,P<0.01]、新生内膜负荷[53.15(40.18,67.30)%比41.54(32.08,56.91)%,P<0.01]和新生内膜厚度[0.98(0.63,1.36)μm比0.72(0.51,1.03)μm,P<0.01]均大于非ISNA组。(3)OCT定性分析显示,ISNA组均质性内膜比率低于非ISNA组[(41.42±22.56)%比(72.06±18.68)%,P<0.05],而异质性内膜比率高于ISNA组[(58.57±22.56)%比(27.94±18.68)%,P<0.05];支架周围微血管比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2比5/13,P>0.05),而内膜内微血管比例ISNA组高于非ISNA组(7/12比2/13,P<0.05);ISNA组薄帽纤维粥样斑块(7/12比0,P<0.01)、带腔内膜破裂(7/12比1/13,P<0.05)和管腔内红色血栓(7/12比1/13,P<0.05)比例高于非ISNA组。结论 OCT检查表明ISNA在DES置入术后的再狭窄病变中较常见;置入支架时间、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能与ISNA形成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