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的电生理基质和导管消融治疗(附二例报道)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的电生理基质和导管消融治疗(附二例报道)

         

摘要

目的报道2例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ARVC)的电生理特征及导管消融结果.方法 2例均以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为首发症状.在窦性心律下,采用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构建右室并行起搏标测室速起源点.结果双极电压图上的低电压面积分别为36 cm2和48 cm2,室速起源于低电压的病变心肌与正常心肌的交界区,2例共有4种室速,采用线性消融后4种室速即刻均不能诱发,例2于术后第2天复发,但室率从188次/分降至160次/分,随访9个月和4个月未见室速复发.结论 ARVC的电生理基质是病变心肌的低电压区,电解剖标测指导下的线性导管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心脏电生理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心律失常;血液循环;电疗法、磁疗法;
  • 关键词

    电生理学; 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 室性心动过速; 电解剖标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