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融合后脊柱侧凸截骨翻修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分析

融合后脊柱侧凸截骨翻修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分析

         

摘要

背景:融合后脊柱侧凸翻修原因复杂,手术难度较高,围手术期及随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目的:探讨融合后脊柱侧凸截骨翻修的原因、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行截骨翻修的50例融合后脊柱侧凸患者,男16例,女34例,年龄18~41岁,平均(27.5±6.4)岁。根据病因分成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组(26例)和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组(24例)。对比整体及各组手术效果,并统计分析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并发症。应用简体中文版SRS-22问卷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本组病例随访24~65个月,平均(36.5±10.1)个月。IS组和CS组的截骨术式、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随访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IS组固定节段明显多于CS组(P<0.05)。50例患者的主弯侧凸角、节段性后凸角、顶椎偏移、T1倾斜角、矢状位平衡、腰椎前凸角及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差值在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冠状位躯干偏移及锁骨角仅在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S组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主弯侧凸角与CS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S组术前及术后即刻的顶椎偏移与C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20例(40%)患者出现并发症共23次,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出现脊髓损伤次数明显增加。简体中文版SRS-22问卷5项指标在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截骨术翻修融合后脊柱侧凸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整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是脊髓损伤的高危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