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认知情绪调节在农村孤儿童年期创伤经历与健康危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认知情绪调节在农村孤儿童年期创伤经历与健康危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农村孤儿的健康危险行为状况及其与童年期创伤、认知情绪调节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HRBI)、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对56名农村中学在校孤儿和56名农村中学在校非孤儿进行了调查。结果(1)孤儿在AHRBI的攻击暴力行为、违纪违法行为、自杀自残行为、吸烟酗酒行为、健康妥协行为、无保护的性行为等6个因子上得分[(1.67±0.64)分、(1.63±0. 58)分、(1.53±0.67)分、(1.75±0.98)分、(2.33±0.59)分、(1.28±0.40)分]高于非孤儿[(1.44±0.36)分、(1.40±0.29)分、(1. 31±0. 36)分、(1. 38±0.48)分、(2.12±0.43)分、(1.13±0.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孤儿在CTQ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等4个因子上得分[(1. 88±0. 69)分、(1. 62±0. 72)分、(2. 89±0.94)分、(2.33±0.45)分]高于非孤儿[(1.58±0.67)分、(1.31±0.57)分、(2.41±1.07)分、(2.06±0. 6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3)孤儿在CERQ的自我责难和灾难化上得分[(12. 34±4.41)分、(10.25±4.14)分]高于非孤儿[(10. 86±2.42)分、(8. 36±3.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积极重新关注和积极重新评价上的得分[(11.27±3. 50)分、(12. 55±4.75)分]低于非孤儿[(12.63±3.54)分、(14.45±3.4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孤儿的认知情绪调节对童年期创伤和健康危险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良好,积极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5.41%、68.92%。结论农村孤儿倾向于采取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与策略来应对童年期创伤,因而增加了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