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孕早期Poly—IC暴露致Sprague—Dawley大鼠孤独症谱系障碍模型的建立及神经病理学变化

孕早期Poly—IC暴露致Sprague—Dawley大鼠孤独症谱系障碍模型的建立及神经病理学变化

摘要

目的建立暴露于Poly-IC环境下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模型,分析模型发育、行为及神经病理学变化,明确Sprague-Dawley(SD)大鼠是否适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方法选择孕12 d SD大鼠1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腹腔注射Poly-IC(5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9 g/L盐水(等容积),每组5只。记录各组子代大鼠体质量、睁眼时间、游泳表现,并行水迷宫、社会交流能力等神经行为学检测,评价实验鼠的发育情况及是否存在孤独症样行为;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子代大鼠海马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测量点实验组子代大鼠体质量较轻,睁眼时间延迟,游泳得分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会交流能力测试中"接近-逃避"分数偏低,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到达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正确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结果显示:实验组子代大鼠海马CA1区盐皮质激素受体(MR)光密度值(0.061 3±0.028 8)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光密度值(0.041 9±0.040 3)均较对照组(MR:0.081 3±0.053 9;GR:0.061 2±0.043 6)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19、10.241,均P〈0.05);实验组MR/GR比值(同一视野相同面积下MR和GR光密度值的比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Poly-IC暴露可致SD大鼠子代运动发育滞后,社会交流能力受损,记忆学习能力减退,出现孤独症样症状,与海马细胞表面MR、GR表达异常有关,因此,SD大鼠孕早期Poly-IC暴露可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模型的建立,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提供平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