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培育方式对双胞胎湖羊羔羊肝基因表达的影响

培育方式对双胞胎湖羊羔羊肝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

旨在研究培育方式对双胞胎湖羊羔羊肝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24对双胞胎湖羊公羔羊,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将每对双胞胎羔羊均匀分成两组,一组为试验组,7日龄后实行人工哺育代乳粉(Artificially reared,AR);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随母哺乳(Ewe reared,ER),每组24只羔羊.两组羔羊均在60日龄断奶,之后饲喂开食料至90日龄.羔羊在60和90日龄时,分别随机选取3对双胞胎羔羊进行屠宰.用基因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肝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基因芯片分析,本试验发现了许多差异表达基因.AR组和ER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在60和90日龄都发生改变的基因有7个,它们是OR1E2、S1PR3、KMO、APOA4、ORM2、HTR4和FADS1;60和90日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在AR组和ER组中表达也发生变化的基因有20个,它们是ACO1、HBA1、MFSD2A、CYSJ、LOC785954、FCN、GRB2、LOC100037663、ORM2、RXRG、LOC100602447、SQLE、HSD17B2、CYP4F2、INHBE、EAAT2,其中有4个未知基因,探针号为14780690、14815720、14845504、14854080;在不同日龄和不同处理中,表达均发生改变的基因是ORM2.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氨基酸、小分子化合物和有机酸代谢的生物过程、酶活性反应生物过程和免疫反应过程.KEGG代谢途径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激素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综上所述,不同的培育方式导致肝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改变,发现了肝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其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初步揭示了羔羊早期培育的分子机理.

著录项

  • 来源
    《畜牧兽医学报》 |2016年第4期|733-744|共12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羊;
  • 关键词

    双胞胎羔羊; 早期断奶; 代乳粉;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芯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