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科技与经济画报》 >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

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

         

摘要

西安碑林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她以古代碑石精华荟萃而闻名中外。公元1087年(北宋哲宗元佑二年),为保存唐"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等碑石而创建,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清代以前,碑林被称为"墨洞"或"碑洞",清代顺治年间(1644年至1661年),始定名为碑林。碑林现有七个展室,一个碑亭和六个游廊,展出历代碑石一千多方。碑亭存放着的"石台孝经",刻于唐天宝四年(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释并书写的。碑额"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皇帝注孝经台",是由皇太子李亨(唐肃宗)用篆书书写的。碑亭由碑首、碑身、碑座共用35块巨石构成,于1087年移入碑林。碑林一室陈放着"开成石经",刻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共114石,两面刻(228面)。碑林二室荟集了唐代书法名碑,充分展现了唐代书法名家的风格。碑林三室展出了东汉、隋、唐、宋代的隶、草、楷、行、篆各种书体的碑石。碑林四室集中了宋代至清代时期的各种线刻画。碑林五室展示了宋、元、明、清时期的一些诗词歌赋之刻石。碑林七室陈列了清顺治三年(1646年)费甲铸仿兰州本的《淳化秘阁贴》摹刻的145方石。石刻艺术陈列室共陈列83件石刻,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部分,唐太宗昭陵六骏最为著名。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充分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翰石经和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以及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虞、欧、褚、颜、柳、旭、素等人的绝代书法与宋元名士苏、黄、米、赵的尚意潇洒笔迹及明清两代书画大师、民族精英及皇族贵胄的笔情墨趣均在此同室生辉。书圣王羲之与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迹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放目巡礼,还有那许多精雕细琢的线刻画和记载着宗教、交通、地理、文献和珍贵史实的碑石,它们在西安碑林里亦占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地位。西安碑林是东方石质历史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宝库,享有"书法艺术故乡"之美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