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全科医学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背景我国医疗资源配置长期呈“倒三角”状态,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情况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但目前对于两者协调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如何通过组合产生作用的研究较为缺乏。目的明确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医疗资源配置、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开展研究,数据来源于《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中国统计年鉴》。以全国31个省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水平的耦合协调度为结果变量,以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财政补助收入、床位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9个变量为条件变量,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结果2018年,我国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61,达到(0.6,1.0]的协调发展区间;中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0,处于(0.4,0.6]的过渡调和区间;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38,处于[0,0.4]的失调衰退区间。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组态分析结果显示,存在4种条件组态可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组态1: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财政补助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组态2:~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财政补助收入*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组态3: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财政补助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组态4:~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财政补助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表示“且”,~表示“非”)。又可将4种条件组态归纳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驱动型、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权衡型、经济发展驱动型3种路径。结论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差异明显,注册护士数、地区生产总值及地方财政收入是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且不同因素组合均可产生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经济水平的高度协调发展状态。因此,各地区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及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高协调发展实现路径,以推动基层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医疗资源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提高我国基层医疗服务整体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