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全科护理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的预防和正位的研究进展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的预防和正位的研究进展

             

摘要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zation,PICC)是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以及下肢的隐静脉(新生儿)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1].PICC与中心静脉插管(CVC)相比,避免了颈部和胸部穿刺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气胸、血胸,保留时间长,可留置1年;感染发生率比CVC低,<3%;由有资质的护士操作.PICC为长期静脉治疗的病人,特别是肿瘤化疗病人带来了福音,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随着PICC的广泛使用,其并发症也日益受到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视,其中导管异位是PICC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6.7%[2].现综述PICC导管异位的预防及正位的应用研究进展如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