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外诗歌研究》 >古典与现代之辨:新诗的第三条道路——以1940年代沦陷区诗人为中心

古典与现代之辨:新诗的第三条道路——以1940年代沦陷区诗人为中心

         

摘要

一、“沉重的独语”的双重资源在1940年代的特殊历史境遇下.新诗的创作似乎处于“停滞”状态,但事实上。在西南联大校园内.一批诗人(冯至、穆旦等)以一种“新的抒情”方式潜深地推动着新诗的发展。而几乎同时.在北方沦陷区校园里的一些年轻诗人,包括吴兴华、沈宝基等,也在坚韧地探索着属于自己的“新的抒情”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