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多黏菌素E对重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一项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体外研究

多黏菌素E对重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一项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体外研究

摘要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MS)对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重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筛选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测中心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集的全省35家二级及以上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分离的321株PDR—AB及204株PDR—PA,采用E试验检测多黏菌素E对PDR—AB及PDR—P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CMS的3种给药方案(1MUq8h、2MUq8h、3MUq8h,MU为百万单位)达到药效学目标[24h药一时曲线下面积/MIC比值(AUC24/MIC)〉60]及出现药物相关性肾损伤的可能性,每种给药方案的模拟均依据患者的肾功能水平[肌酐清除率(CLCr)分别为〈60、≥60—90、≥90-120mL/min]进行分层分析。计算给药方案在特定MIC值获得的目标概率,即达标概率(PTA);并计算菌株群体对目标阈值的期望概率,即累积反应分数(CFR),选择其数值/〉90%或≥80%作为最佳给药方案或次优给药方案;采用3种给药方案的稳态平均血药浓度达到4mg/L以上的概率间接反映肾损伤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多黏菌素E对321株PDR—AB及204株PDR—PA均敏感,对PDR—AB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5mg/L和1.0mg/L,对PDR—PA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5mg/L和1.5mg/L。采用建议剂量CMS(1MU q8h)治疗CLCr〈60mL/min患者时,可获得较为理想的CFR(CFR—AB、CFR—PA分别为89.78%和81.06%),但伴随肾损伤的可能性高达32.51%,且对于MIC≥1mg/L的菌株仍无法达到理想的疗效(PTA〈66.56%);而该方案对于CLCr≥60—120mL/min的患者无法获得满意的CFR(CFR—AB为56.97%。69.31%,CFR—PA为44.76%~56.94%)。当CMS剂量增加至2MUq8h时,CLCr≥60~120mL/min的患者可以获得较高的CFR(77.45%~92.87%)和较低的肾损伤发生风险(〈0.15%),但对于MIC≥1mg/L的菌株PTA〈75.36%。即使是肾功能正常(CLCr≥90~120mL/min)的患者,最高剂量(3MU q8h)也能获得较高的CFR(〉89.24%),仅当感染菌株的MIC≥1.5mg/L时PTA〈76.20%,但伴随而来的是无法接受的肾损伤发生风险(〉33.68%)。结论依据细菌的敏感性和患者的肾功能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监测CMS药物浓度,才能在获得较好的抗感染疗效的同时保障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