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从中医伏邪学说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从中医伏邪学说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摘要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的理论[1]。伏邪意指潜藏于人体内尚未达到发病程度的'邪'。'伏邪'之名,最早见于明·吴又可的《瘟疫论》,而伏邪理论渊源始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病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指出了人体感受邪气伏而不病,到一定时间发病的一种病变形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