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电信业 》 >家电下乡的四种'活'法

家电下乡的四种'活'法

             

摘要

财政补贴104亿元,将拉动9200亿元农村消费市场……这是一个何等可观的数字,尤其是放在目前全球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要说到这个让大家心动不已的利好因素,其源头还是自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不可否认,作为2009年的第一股暖流,"家电下乡"给处于危难之中或者自认为将处于危难处境的信息通信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是应对经济危机、扩大内需的一个好政策。不过话说回来,好政策与好效果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家电下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从目前业内外许多媒体上我们都能看到,"门槛"、"瓶颈"、"争议"、"冷场"甚至"死法"等词语频频出现。的确,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对待"家电下乡"我们需要持一种冷静甚至是怀疑批判的态度,这都无可厚非。然而正如温家宝总理说的那句话一样:"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虽然讨论"家电下乡"的"死法"能够让我们规避风险,但是与之相比,目前我们最关心的其实是"家电下乡"到底有多少种"活"法?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电信业 》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 作者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