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当代医药》 >体检人群颈动脉、眼底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体检人群颈动脉、眼底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体检人群颈动脉、眼底动脉硬化的检出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5-12月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方院区参加健康体检的647例北方公司在职及离退休人员,记录性别、年龄、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检查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骨密度、腹部彩超、颈动脉超声及眼底血管.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非颈动脉硬化组(n=437)和颈动脉硬化组(n=210);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非眼底动脉硬化组(n=534)和眼底动脉硬化组(n=113).比较非颈动脉硬化组和颈动脉硬化组、非眼底动脉硬化组和眼底动脉硬化组的各项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硬化和眼底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647例体检者中,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为32.5%,眼底动脉硬化检出率为1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硬化组的男性占比、年龄、高血压史占比、冠心病史占比、糖尿病史占比、骨密度减低占比、SBP、DBP、FBG、UA及TC水平高于非颈动脉硬化组,HDL-C水平低于非颈动脉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眼底动脉硬化组的男性占比、年龄、冠心病史占比、糖尿病史占比、骨密度减低占比、SBP、DBP、FBG及UA水平高于非眼底动脉硬化组,HDL-C水平低于非眼底动脉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β=0.673,OR=0.510,95%CI=0.263~0.991)、年龄(β=0.128,OR=1.136,95%CI=1.1 10~1.163)、骨密度减低(β=0.735,OR=2.085,95%CI=1.212~3.587)及 SBP(β=0.031,OR=1.031,95%CI=1.008~1.056)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HDL-C(β=-1.326,OR=0.265,95%CI=0.107~0.661)是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91,OR=1.095,95%CI=1.071~1.120)、糖尿病(β=0.900,OR=2.460,95%CI=0.981~6.167)及 SBP(β=0.034,OR=1.035,95%CI=1.014~1.056)是眼底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按年龄分组分析动脉硬化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各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均增加,颈动脉硬化发生早于眼底动脉.结论 颈动脉和眼底动脉硬化发生与性别(男性)、年龄、糖尿病史、收缩压、骨密度减低相关,应该定期体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