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90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90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67例)和存活组(134例).比较2组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入院当天或次日清晨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NLR差值水平及肝硬化相关失代偿期并发症情况.根据患者入院1周后血清NLR水平及入院当天或次日清晨NLR水平计算NLR差值.分析患者90 d死亡的危险因素,评价NLR差值单独与联合其他危险因素对患者90 d死亡的预测能力.计算NLR差值最佳截断值,根据NLR差值最佳截断值分组,比较不同NLR差值组患者的90 d病死率.结果 死亡组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差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0 U/L、脓毒血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HRS)、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比例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2组其他基线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差值、AST>40 U/L、MELD评分、HRS均为预测患者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26(1.008~1.045)、1.792(1.039~3.090)、1.077(1.032~1.123)、5.767(3.189~10.430),均 P<0.05].NLR 差值+HRS预测患者90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91,然后是NLR差值+AST>40 U/L和NLR差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831.NLR差值的最佳截断值为1.32,201例患者中NLR差值≥1.32有114例(高NLR差值组),NLR差值<1.32有87例(低NLR差值组),高NLR差值组90 d肝病相关病死率高于低NLR差值组[50.9%(58/114)比10.3%(9/87)](P<0.001).结论 NLR差值可用于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死亡风险,NLR差值联合HRS的预测价值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