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行PPCI术的STEMI患者332例,术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分为无复流组(30例,TIMI0~2级)和对照组(302例,TIMI3级)。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心绞痛史、心肌梗死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炯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史、入院前是否服用B受体阻滞剂、心肌梗死位置、单/多支血管病变、罪犯血管位置、罪犯血管闭塞程度、术前发生原发性心室颤动、术中发生心室颤动、术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术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术前发生心动过缓、术中发生心动过缓、术中发生血压下降、术中使用血栓抽吸装置、术中使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中使用临时起搏器、发生心肌梗死距PPCI的时间、射血分数、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尿素、尿酸、肌酐、血钾、血糖、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红蛋白水平,共39项。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P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为9.0%(30/332)。无复流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罪犯血管完全闭塞、术中发生心动过缓、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11)岁比(57±11)岁,83.3%(25/30)比62.9%(190/302),46.7%(14/30)比25.8%(78/302),(0.98±0.18)mmol/L比(1.05±O.27)mmol/L,(2.8±0.9)g/L比(2.54-0.7)g/L,(78±14)%比(734-15)%](P〈0.10);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发生心动过缓(比值比:3.392,95%置信区间:1.427~8.062,P=0.006)和纤维蛋白原(比值比=2.017,95%置信区间:1.167~3.487,P=0.012)可作为预测P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中发生心动过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高是急性STEMI患者P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