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导报 》 >右旋美托咪啶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七氟烷麻醉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右旋美托咪啶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七氟烷麻醉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对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患儿七氟烷麻醉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8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华信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室上速患儿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1例.术前A组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3 μg/kg,B组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5 μg/kg,C组(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观察比较手术开始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及右旋美托咪啶组注射前(T0)、注射后5 min(T1)、注射后10 min(T2)、患儿清醒时(T3)、拔喉罩后5 min(T4)、拔喉罩后10 min(T5)的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三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采用小儿麻醉后苏醒躁动(PAED)评分量表和Watcha评分评估三组患儿苏醒后躁动情况,记录躁动持续时间>15 min的发生率;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比较,A组和C组T3~T5时MAP、HR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时间点MAP、H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T3~T5时MAP、HR值显著降低,且B组T3~T5时MAP、HR值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B组PEAD评分、Watcha评分、躁动持续时间>15 min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且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及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3.80%、9.52%)均低于C组(57.14%),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可以有效缓解室上速小儿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