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测试 》 >傣药方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作用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

傣药方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作用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

             

摘要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源自"瘴疠之区"丰富认识的傣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所发挥的作用.基于文献调研,确定傣医药对COVID-19治疗方案中三种傣药方的化学成分;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每个药方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潜在靶点进行整理;在基因挖掘软件(GenCLiP3)和GeneCard数据库搜索COVID-19相关靶点,绘制中药调控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同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关键化学成分与靶蛋白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3CL水解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傣药方所含化合物以黄酮类、萜类等为主,主要活性成分β-谷甾醇、槲皮素、儿茶素等可作用于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多个靶点,调节MAPK信号通路、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转录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等多条通路.药方1核心靶点包括MAPK1、JAK1等,以抗炎、病毒感染细胞的通路为主,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药方2核心靶点则包括环加氧酶1(PTGS1)、一氧化氮合酶2(NOS2)等,集中于病原菌、病毒感染通路、抗炎信号通路等,对临床上所出现的发热不退等症状可协同调控;药方3核心靶点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IL-6等,以炎症信号通路、细胞的增殖凋亡通路为主,对抗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靶点、通路的差异可作为这三种药方对COVID-19分别对症下药的初步理论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测试 》 |2021年第9期|70-81|共12页
  • 作者单位

    民族医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 北京 100081;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抗毒药物与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5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中医疗区礼士路门诊部 北京 100045;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抗毒药物与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50;

    民族医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 北京 100081;

    民族医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 北京 100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中药实验药理 ;
  •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傣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SARS-CoV-23CL水解酶; ACE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