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市场》 >克拉申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克拉申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摘要

听力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即作为交际手段的听的能力。听力和阅读一样,在语言习得中属于输入阶段(languageinput)。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听力是其它语言技能和整个认知过程发展的基础,只有在保证了大量输入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由此可见,听力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获得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在听懂了的前提下,才能树立与他人交际的信心,否则就会导致交际失败。但听力理解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遵循可理解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Chomsky的语言习得机制(LAD)论的影响下,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D.Krashen)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又称监察理论),并在其著作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中对二语习得的过程和本质提出了五种假设:1、习得/学习区别假设(Acquisition—learningDistinctionHypothesis);2、监察假设(MonitorHypothesis);3、自然顺序假设(Nat...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市场》 |2006年第31期||共2页
  • 作者

    郑亚娟;

  •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学院中;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会话;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