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骨伤 >伸直型肱骨髁上斜形骨折复位固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伸直型肱骨髁上斜形骨折复位固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

@@我们于1991~1992年进行4具小儿新鲜尸体解剖,在未离体条件下研究伸直型肱骨髁上斜形骨折的移位机理,探讨复位和固定方法,设计出回旋手法及压垫前后力点相对、尺桡侧力点相错治疗肱骨髁上斜形骨折的方法。我院自1993年以来,应用此方法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斜形骨折24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rn1 实验研究rn1.1 材料与方法 采用小儿新鲜尸体4具,其中男性3具,(9岁2具,5岁1具),女性1具(2岁),在未离体情况下,将肘部皮肤剥掉,保留肌腱、肌肉及筋膜,暴露肱骨下段及肘部,做成肱骨髁上模拟骨折,从后上斜向前下,且将骨折锯成不光滑。进行骨折移位及手法对其影响的观察。rn1.2 结果 肱骨髁上部做成从后上斜向前下的骨折后,可见骨折近端向前下移位和向桡侧移位,尖端刺向肱二头肌及肘前筋膜,而骨折远端向后上移位,骨折端间可见骨膜及筋膜等软组织嵌入。顺骨折畸形方向牵引,见骨折尖端从肱二头肌及肘前筋膜退出。将骨折远端行尺桡侧及前后侧推动旋转,见骨折端嵌入的骨膜、筋膜逐渐退出。当肘关节屈曲90°时,骨折面吻合紧密,而大于90°或小于90°时,骨折面有分离。当前后对向挤压时,骨折嵌压更紧密。当前臂处于旋后位时,骨折面有分离;而处于旋前位时,骨折面吻合紧密。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回旋手法能解除嵌入骨折端的软组织;前后侧对向挤压,肘关节固定于90°功能位,前臂旋前位,均能使骨折面接触更紧密。rn2 临床资料rn2.1 一般资料 本组244例中,男184例,女60例;年龄1~14岁,平均8岁;右侧148例,左侧96例。X线片示:骨折均为伸直型闭合性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尺偏型移位。发病原因:均为摔伤。受伤时间:最长7天,最短1小时。rn2.2 治疗方法 患儿仰卧位,患肢外展,一助手握住患儿上臂,另一助手握住患儿前臂,在半屈位持续牵引3~5分钟,术者一手拇指及食指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拇指及食指握住骨折远端尺桡侧,行尺桡侧及前后侧推动及旋转,直至可闻及明显骨摩擦音及骨摩擦感,用对挤手法矫正侧方移位后,用一手拇指及食指固定骨折端,远端助手屈肘,再在屈伸侧对向挤压,直至摩擦音及摩擦感消失。前后纸压垫力点相对放置,尺桡侧纸压垫力点相错放置,即尺侧压垫位于骨折远端,而桡侧压垫位于骨折近端,于肘关节90°功能位、前臂旋前位行前后侧超肘超腕夹板固定。术后注意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情况。3天后复查,以后每周复查一次,3周解除外固定,行功能锻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