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恩施黄牛的保种与开发利用

恩施黄牛的保种与开发利用

             

摘要

恩施黄牛是中国巫陵牛在湖北省的一个地方类型,是分布于湖北省西南山区的一种小型役用牛。主产于宜昌市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夷陵和恩施的利川、建始、巴东、恩施、鹤峰等县(市或区),产区共有恩施黄牛20万头左右。区内平均海拔1000-1500m,整个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差悬殊,成桌状山体,构成山上有廨,原上有山,山恋起伏,万山重叠的山原地貌。产区山高坡陡,土壤粘重,土层瘠薄,易于板结;气候为高山湿冷,低山湿热。总体上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牛的饲养中精饲料投喂比例低,但本区由于交通不便,产区群众仍把养牛视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牛也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畜力。据调查,产区每年收购和外调黄牛近万头,每年收购牛皮近2万张。多年来产区的群众注重牛的选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选种上要求“上选一张皮,下选四个蹄,前选胸膛宽,后选屁股齐。”公牛要求“前躯高耸”,母牛“肚大尾宽”,四肢“现筋现骨,寸骨连蹄。”正是由于鄂西南山原区的特定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产区群众的长期选育,形成了恩施黄牛具有耐粗饲,性情温驯,繁殖力强,能适应不同气候环境;体质强健,行动敏捷,善于爬山越岭;夏秋上膘能力强,春季复膘快;适应山区放牧和坡地、小块梯田耕作等优良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