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保健营养》 >作业疗法对儿童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疗效观察

作业疗法对儿童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作业疗法对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6例单侧手部烧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自创面愈合后,治疗组患儿采取作业疗法及佩戴自制矫形器治疗,对照组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及佩戴自制矫形器.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定瘢痕情况,采用Jebsen手功能测试法评定手功能并记录完成测试时间,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16周后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关节活动度.对数据行t检验、x2检验.结果 治疗组患儿瘢痕情况评分治疗前为(12.2±1.3)分,治疗16周后为(6.7±2.2)分,改善分值(5.6±1.8)分;对照组患儿瘢痕情况评分治疗前为(12.0±1.4)分,治疗16周后为(7.0±1.8)分,改善分值(5.0±1.0)分.2组患儿瘢痕改善分值差异不明显(t=1.452,p=0.152).治疗组患儿TAM评定优良比75.9%(22/29),对照组患儿TAM评定优良比37.9% (11/29),差异明显(t=8.507,p=0.004).治疗组患儿完成手功能测试时间治疗前为(8.2±1.6)min,治疗16周后为(7.1±1.4)min,改善时间为(1.2±1.5)min;对照组患儿完成手功能测试时间治疗前为(9.0±1.9) min,治疗16周后为(6.3±1.4)min,改善时间为(2.7±2.7) min.2组患儿手功能测试改善时间差异明显(t=2.618,p =0.012).治疗组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为(7.7±1.4)分,治疗16周后为(10.4±1.4)分,改善分值为(2.7±1.7)分;对照组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为(7.8±1.4)分,治疗16周后为(9.5±1.4)分,改善分值为(1.7±1.6)分.2组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分值差异明显(t=2.246,p=0.029).结论 作业疗法结合矫形器有利于烧伤患儿手部功能的恢复及防止手部挛缩畸形,值得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