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金纳米粒子-荧光素体系的光谱特性

金纳米粒子-荧光素体系的光谱特性

         

摘要

@@ 纳米粒子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等许多特有的性质[1], 在光吸收、医药及新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比表面能且带有电荷, 当光子与其接近时, 实际上是光子与纳米粒子的界面电子发生了作用[2,3]. 基于此建立的共振散射(RS)光谱技术已成为一种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 是研究生物化学和液相纳米粒子特性的良好手段[4~9]. 我们[2,3]研究发现, 较大粒径纳米粒子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散射光增强的根本原因; 金、银等液相纳米粒子产生RS效应和RS峰等. 荧光猝灭(FQ)效应已用于分析化学和蛋白质研究. 迄今, 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组成化合物、电荷转移等的FQ机理. 但在纳米尺度水平研究FQ机理尚未见报道. 本文采用RS光谱、荧光光谱、吸收光谱和电镜等研究了金纳米粒子-荧光素(FR)体系, 首次观察到金纳米粒子对FR的FQ作用, 解释了FR分子浓度增加导致金纳米粒子RS强度呈指数降低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