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癌变.畸变.突变》 >环境低砷暴露地区2型糖尿病人群尿砷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相对端粒长度的关系研究

环境低砷暴露地区2型糖尿病人群尿砷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相对端粒长度的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环境低砷暴露地区2型糖尿病人群尿砷浓度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相对端粒长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华南某地574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本情况调查与生化指标检测,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检测尿砷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PBMC相对端粒长度。根据尿砷浓度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生化指标与PBMC相对端粒长度的差异;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人群PBMC相对端粒长度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Process 2.0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在尿砷与相对端粒长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砷中位数为29.80μg/L,四分位数间距为39.81μg/L。PBMC相对端粒长度为0.82±0.60,低砷组、中砷组与高砷组PBMC相对端粒长度分别为1.04±0.92,0.77±0.29与0.63±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砷是影响相对端粒长度的危险因素;中砷组与低砷组相比,OR(95%CI)为2.149(1.451,3.182);高砷组与低砷组相比,OR(95%CI)为4.077(2.687,6.18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尿砷对相对端粒长度的直接效应值为-0.287(-0.369,-0.204),糖化血红蛋白是尿砷与相对端粒长度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值为-0.072(-0.106,-0.045),中介比例为19.99%。结论:环境低砷暴露条件下,尿砷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PBMC相对端粒长度的危险因素,尿砷浓度越高,相对端粒长度越短。2型糖尿病患者PBMC相对端粒长度可能是砷暴露的潜在生物标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