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肿瘤研究与临床》 >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价与预测中的应用

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价与预测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后疗效评价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子宫颈鳞癌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WI扫描,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对放化疗后肿瘤缓解情况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26例子宫颈鳞癌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时测得的平均ADC值为(1.542±0.189)×10-3mm~2/s,较治疗前的(0.898±0.096)×10-3mm~2/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时,17例达完全缓解(CR),9例达部分缓解(PR)。CR、PR组在同步放化疗前平均ADC值分别为(0.864±0.067)×10-3mm~2/s和(0.960±0.115)×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ADC值0.927×10-3mm~2/s作为阈值判断肿瘤缓解情况,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6.5%,曲线下面积为0.752(P<0.05)。CR、PR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肿瘤病灶不同程度缩小,ADC值较治疗前升高程度不一,平均ADC值分别为(1.603±0.183)×10-3mm~2/s和(1.427±0.146)×10-3mm~2/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ADC值1.444×10-3mm~2/s作为阈值诊断肿瘤残留情况,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55.6%,曲线下面积为0.765(P<0.05)。结论 DWI能够对同步放化疗后肿瘤缓解情况作出准确评估,监测放化疗疗效。治疗前ADC值对子宫颈鳞癌放化疗近期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