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党政干部论坛》 >和谐社会的义利观刍议

和谐社会的义利观刍议

         

摘要

@@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义利之辨"发端于春秋时期.中说:"义者,宜也."义就是适宜、应当、适当的意思.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可见,春秋时期所谓的义,意为行为或断事适宜于礼,义作为适宜于礼的道德要求,其一般含义就是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制,达到"义节则度".而"利"单指个人利益、功利,是与礼相对立的.

著录项

  • 来源
    《党政干部论坛》 |2011年第5期|48|共1页
  • 作者

    李绍松;

  • 作者单位

    湖北省荆州市经济开发区;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