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艺术科技》 >杜鹃鸟意象的审美心理解读

杜鹃鸟意象的审美心理解读

         

摘要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特点是“情景交融”。所谓“情”,乃人人皆有的感情;所谓“景”,即外在于人的客观自然物。杜鹃鸟意象作为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表意符号,在发展上,有落寞期,也有繁荣期,并且在各个朝代的作家笔下不断获得新的内涵。综合看来,杜鹃鸟意象的情感内涵主要与杜鹃鸟的客观属性和创作主体的社会属性相关。首先,作为一种鸟禽,杜鹃鸟在暮春时节开始啼叫,这就使杜鹃鸟意象在情感内涵上有对时间流逝的慨叹,也有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叹息。其次,人是社会的产物,文学史上自汉代起便有望帝化鹃的传说,望帝无奈去国,化为杜鹃鸟日夜在林间啼哭,直至吐血,传说之悲赋予了杜鹃鸟羁旅漂泊的哀伤。杜鹃鸟的悲慨美和西方的悲剧美都是带有悲情色彩的美学范畴,但杜鹃鸟的悲慨美产生于物我同一的意境中,带给读者的是余味悠长的审美体验,杜鹃鸟意象所含的悲情也不至于使接受者情感破裂,接受者的情感还是处于和谐状态。杜鹃鸟意象之所以形成稳定的悲慨美,一是缘于集体记忆的传续,二是缘于杜鹃鸟形象与审美主体的心理异质同构。文章试梳理杜鹃鸟意象的历史渊源、情感内涵以及杜鹃鸟意象所体现的悲慨美与西方悲剧美的不同,探究杜鹃鸟意象悲慨美形成的原因,以期加深读者对这一审美意象的理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