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建筑创作 》 >人民大会堂在结构上的突破和BIAD的结构专业传承

人民大会堂在结构上的突破和BIAD的结构专业传承

             

摘要

人民大会堂在结构上的突破点比较多.人大会堂是名副其实地大,建筑规模当时在全国的公共建筑来说是最大的。规模大,空间就大,空间大在结构上就带来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I段宴会厅部分。五千人的大宴会厅,这么大的规模必须提供一个大的空间,宴会厅的屋顶,当时采取了钢桁架的形式。钢桁架有两个部分,主桁架和次桁架,主桁架跨度48米,次桁架跨度54米。次桁架搭在主桁架上,主桁架另外一侧还有钢梁还有屋面,形成了一个十字型的结构。四个角上四根大柱子,东西方向主桁架,南北方向次桁架,这样一个大的空间,当时在民用建筑里,从来没有过。

著录项

  • 来源
    《建筑创作 》 |2014年第5期|367-369|共3页
  • 作者

    李国胜;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