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部考古》 >佛教考古研究中的“中心环节缺失”现象——以敦煌和四川的唐代瑞像为例

佛教考古研究中的“中心环节缺失”现象——以敦煌和四川的唐代瑞像为例

         

摘要

唐代的敦煌壁画与四川摩崖造像在瑞像的题材和图像上相似度较高,但二者之间的媒介应是唐代的佛教传播中心——长安。阿弥陀佛与五十菩萨图像隋代自北齐地区传入长安;贞观初年传入四川北部;贞观十四年前后传入敦煌,其间,令狐家族可能担当了重要媒介。敦煌"于阗样式"天王像的出现与车道政传像入长安事件有关;"新样式"天王像综合了于阗样式与长安样式;吐蕃占领敦煌时期产生的吐蕃式毗沙门天王像,流传到了长安后又传到日本和我国四川。研究不同地区造像时不能忽视"中心环节"的媒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