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医药》 >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T细胞表面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的表达与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T细胞表面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的表达与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PD-1单抗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步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50例,另外选取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本研究的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NSCLC病人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所有NSCLC病人均接受PD-1单抗治疗,每周期用药前检测PD-1的表达水平,后通过实体瘤免疫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疗效评价,将病人分为治疗缓解组和治疗耐药组,观察免疫治疗疗效与PD-1的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SCLC病人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者:(15.57±8.35)比(6.01±2.22)、(16.02±8.66)比(5.70±2.32)、(17.23±9.07)比(6.29±2.65),且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总生存期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免疫治疗缓解组的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比例较用药前的病人明显降低(P<0.05);免疫治疗耐药组PD-1的表达比例较免疫治疗缓解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NSCLC病人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为NSCLC病人的早期诊断,辅助分期提供帮助及成为PD-1单抗疗效评价的指标,指导用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