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针刺研究》 >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全麻行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研究

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全麻行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全麻行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的临床使用可行性.方法:选择脑瘤择期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实验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加常规全麻,各21例.术中用HANS电针仪电刺激双侧颧髎、鱼腰、风池及合谷等穴位,同时加大异氟醚浓度,使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前下降30%~40%,维持30~45 min,观察以下项目:①两组于剪脑膜后降压前、降压30 min及血压回升稳定后30 min各阶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组织氧代谢、相应血气和动脉乳酸浓度等指标.②两组降压前、中、后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的变化.③麻醉苏醒恢复状况. 结果: ①两组动脉及肺混合静脉血气值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且均在正常值范围中;两组间同一时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与降压前比较,降压期间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和组织氧供下降,氧摄取率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O2、VO2、ERO2、SvO2、CO、CI和ABL等指标降压中与降压前增减的百分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 Sv、SI和LVSWI等参数绝对值,对照组、实验组之间同一时相比较无明显差异,而降压30 min与降压前增减的百分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降压前、中、后呼气末吸入的异氟醚浓度明显减少,减少幅度达31%~42%,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实验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和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全麻行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降压期间氧代谢的变化稳定,生理干扰少,减少了高浓度异氟醚所带来的副作用,能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且优越于常规全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