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针刺研究》 >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Notch/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Notch/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对Notch/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UC的相关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葡聚糖硫酸钠饮用法复制UC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6只,另设6只为空白组。电针组给予电针“足三里”治疗,每日30 min,连续治疗7 d。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Claudin-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黏液蛋白(Muc)-2、Notch-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Notch-1、Hes-1、核转录因子(NF)-κB、Toll样受体(TLR)-4、蛋白激酶B(AKT)mRN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升高(P<0.001),血清中TNF-α、IL-6含量增加(P<0.01,P<0.001),结肠组织中Claudin-1、Muc-2蛋白阳性表达均减少(P<0.01),Notch-1、MMP-9蛋白阳性表达及Notch-1、Hes-1、NF-κB、TLR-4、AKT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电针组DAI评分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6含量降低(P<0.01,P<0.001),结肠组织中Claudin-1、Muc-2蛋白阳性表达均增加(P<0.05),Notch-1、MMP-9蛋白阳性表达及Notch-1、Hes-1、NF-κB、TLR-4、AKT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P<0.01,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小鼠结肠上皮完整,杯状细胞丰富,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结肠黏膜结构模糊,存在大小不等的缺损,杯状细胞脱落,炎性细胞大量浸润;电针组结肠损伤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电针能促进UC模型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减轻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NF-κB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