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针刺研究》 >基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逆灸调控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的机制

基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逆灸调控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的机制

         

摘要

目的:观察逆灸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小胶质细胞的影响,探讨逆灸防治AD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逆灸组,每组9只。逆灸组予“百会”“肾俞”“足三里”逆灸干预,每穴15min,1次/d,6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逆灸结束后于大鼠双侧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分子片段Aβ25-35聚集液制备A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TLR4、NF-κBp65蛋白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离子钙结合配体分子-1(Iba-1)、分化簇80(CD80)、分化簇206(CD206)阳性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10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0.01);海马神经元肿胀变形,细胞核形态改变,大量细胞膜破裂,线粒体数量减少,内质网扩张,结构改变,甚至见基质有空泡,核质不易区分,细胞间隙增大;海马组织中TLR4、NF-κBp65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海马CA1区Iba-1、CD80阳性表达升高(P<0.01),CD206阳性表达降低(P<0.01);海马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升高(P<0.01),IL-10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逆灸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1);神经元水肿程度减轻,细胞核清晰可见,核糖体、线粒体数量增多,内质网扩张程度减轻;海马组织中TLR4、NF-κBp65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海马CA1区Iba-1、CD80阳性表达降低(P<0.01),CD206阳性表达升高(P<0.01);海马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降低(P<0.01),IL-10含量升高(P<0.01)。结论:逆灸“百会”“肾俞”“足三里”可抑制AD大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下调M1型并促进M2型小胶质细胞的释放,降低AD大鼠神经炎性反应,延缓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