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物理学报》 >一次对地转移电荷极性两次反转的人工引发雷电特征及反转机制分析

一次对地转移电荷极性两次反转的人工引发雷电特征及反转机制分析

         

摘要

利用闪电甚高频干涉仪动态成像结果,并结合通道底部电流、电场和光学观测资料对一次罕见的、对地转移电荷极性反转两次的双极性人工引发雷电放电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首次观测到直接导致极性反转的云内击穿放电过程,探讨了对地转移电荷极性两次反转的物理机理.结果 发现,此次闪电无回击过程、初始连续电流阶段对地转移电荷极性经历了负-正-负的两次反转,转移电荷量分别约–40.0 C,+13.3 C和–1.0 C.负极性初始连续电流衰减过程中,一支击穿空气的负先导起始于已电离的正先导分支通道上并形成悬浮通道,水平发展28.816 ms后,接地主通道上发生负极性击穿连接到了悬浮通道末端正电荷聚集处或双向发展的悬浮通道的正极性端,随后对地转移电荷极性快速反转为正.负先导熄灭后,对地转移电荷极性缓慢反转为负.击穿空气的负先导连接到接地主通道和持续发展的正先导是此次双极性闪电对地转移电荷极性发生两次反转的重要原因.而负先导的起始,与正先导多分支同时发展引起的先导通道和环境电势分布差异密切相关.

著录项

  • 来源
    《物理学报》 |2020年第18期|382-395|共14页
  • 作者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院) 成都 61022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院) 成都 61022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先导; 双极性闪电; 人工引雷; 甚高频辐射源定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