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学报》 >准噶尔盆地腹部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成因机制及油气意义

准噶尔盆地腹部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成因机制及油气意义

         

摘要

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是准噶尔盆地腹部的正向构造单元,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其形成演化过程对于挤压环境下“凹中隆”格局的变形史有较大的指示意义。本文通过区域构造分析和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明确了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通过砂箱实验模拟揭示了古隆起的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古隆起以古潜山形式存在于盆地腹部,在白垩系沉积前为轴向NE-SW的宽缓背斜,脊线高点位于征1井附近,南北两端弯曲,整体成“S”形。古隆起的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中侏罗世前的基底调整稳定期;中侏罗世在西北缘边界挤压下盆地腹部缓慢隆升雏形期;晚侏罗世古隆起快速隆升形成期;白垩纪-新生代受盆地南缘控制整体南倾改造期。受中、晚侏罗世达尔布特断裂左行走滑作用影响,扎伊尔山系派生SE向挤压应力导致的远程传递作用使盆地腹部发育平缓的背斜,隆起轴线与西北缘断阶带走向近平行;乌伦古地块南界的右行剪切作用使得古隆起轴线向北东弯曲,盆地边界形态及南缘挤压剪切造成古隆起上升并转向。古隆起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聚油作用,尽管后期形态改造造成了原有油气藏部分被破坏,但也导致油气向北西运移并聚集。本文研究认为,该地区今后的油气勘探方向应以岩性及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