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学报》 >两类榴辉岩的石榴石变形特征差异--来自TEM研究的证据

两类榴辉岩的石榴石变形特征差异--来自TEM研究的证据

         

摘要

大陆碰撞造山带中超高压榴辉岩从变形程度上通常可以分为面理化榴辉岩和块状榴辉岩两类.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岩心中面理化榴辉岩和块状榴辉岩的石榴石变形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面理化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比块状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高大约3个数量级,位错密度达1.2×1010/cm2.并且有水分子团与高密度位错共存,表明主导石榴石发生强烈塑性变形的机制为水弱化的位错滑移.(2)块状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低,没有观察到水分子团,虽然在局部发现有位错网,但总体上仍呈刚性.(3)两类榴辉岩的石榴石中占主导地位的位错滑移系都是1/2〈111〉{110},其次为〈100〉{010}.本文对变形石榴石晶体中水的赋存状态、水弱化机制及变形石榴石形态优选方位与晶格优选方位不协调问题进行了讨论:(1)水在石榴石晶体中有三种可能赋存状态:第一种是吸附于位错管道中的极化水分子;第二种是通过晶体表面以及位错管道扩散进入晶格的间隙水分子;第三种是以4OH-替代SiO4-4形式的结构水.(2)石榴石水弱化机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水弱化促进的位错滑移机制,在面理化榴辉岩石榴石的塑性变形中起主导作用;另一种是水弱化促进的扩散和颗粒边界滑移机制,在面理化榴辉岩石榴石的塑性变形中只起次要作用.(3)变形石榴石不产生明显的LPO是由其晶体结构本身特征所决定的,并不能排除其主导变形机制仍然是位错滑移的可能性.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学报》 |2005年第2期|411-420|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武汉,43007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588.348;P578.947;
  • 关键词

    CCSD; 榴辉岩; 石榴石; TEM; 变形机制; 水弱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