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碳氮源对P.Fluorescens吸附和还原U(Ⅵ)的影响研究

碳氮源对P.Fluorescens吸附和还原U(Ⅵ)的影响研究

         

摘要

为探讨不同碳氮源对培养基中铀酰离子的络合形态及荧光假单胞菌对铀吸附和还原作用的影响,本文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将蔗糖替换为葡萄糖或将硝酸钠替代为氯化铵,采用Visual MINTEQ分析研究铀酰离子络合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碳氮源的种类对微生物生长无影响.U(Ⅵ)浓度为10 mg/L时,3种培养基中铀酰离子的主要络合形态均为UO2PO4.U(Ⅵ)浓度为50 ~ 200 mg/L,查氏和葡萄糖碳源培养基中铀酰离子主要络合形态均为UO2(SO4)22-.氯化铵氮源培养基中,U(Ⅵ)浓度为50 mg/L时铀酰离子的主要络合形态为UO2HPO4(aq),浓度为100~200 mg/L时主要是UO2cl2(aq).荧光假单胞菌对U(Ⅵ)耐受浓度高达100 mg/L,当U(Ⅵ)浓度达到200mg/L时,菌体失活.荧光假单胞菌为活体时,对U(Ⅵ)的吸附率为84.02% ~92.59%,还原率为3.32%~10.94%,不同碳氮源对铀吸附和还原的影响较小.荧光假单胞菌为死体时,对铀的吸附率为24.33% ~39.05%;非葡萄糖碳源培养基中,对铀的还原率为37.50% ~44.58%,含还原性葡萄糖的培养基条件下U(Ⅵ)的还原率为53.12%.还原性葡萄糖与荧光假单胞菌对铀的还原为协同作用.荧光假单胞菌为活体时,培养基成分被微生物充分利用,两者协同作用不明显.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5年第6期|880-886|共7页
  •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实验矿物学、应用矿物学;放射性元素;
  •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碳氮源; UO22+; 吸附与还原; Visual MINTEQ;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