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涉及埃达克岩实验的若干基本概念与问题辨析

涉及埃达克岩实验的若干基本概念与问题辨析

         

摘要

根据热力学原理,部分熔融是相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岩石沿-T轨迹穿过固相线时即可发生熔融.自然界岩石常见的不一致熔融行为可以导致残留相具有不同于源岩的整体成分与矿物组合.残留相与源岩可以属于不同的变质相,岩性也可以不同.“C型埃达克岩”含有含水矿物,它们不是干体系熔融的产物.实验岩石学研究表明,基性成分(SiO2<50%)体系较中性、酸性体系在1.0~2.0 GPa压力条件下失水熔融时更易于形成“榴辉岩质”的残留相.源岩除SiO2以外的其它主要氧化物会影响残留相中各矿物的比例,进而影响熔体的Sr、Y及HREE含量.因此,“C型埃达克岩”高Sr低HREE特征的形成取决于熔融温压条件以及源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组成等多重因素.高钾含量(K2O≈1.0%)的基性、中基性源岩形成的熔体成分与“C型埃达克岩”相比过于富Al或富Na.中等富钾的基性源岩的低程度熔融可以形成高硅的“C型埃达克岩”,但无法形成中性的“C型埃达克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