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赣南上窖铀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型

赣南上窖铀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型

         

摘要

通过对比研究赣南上窖铀矿床各类岩(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上窖铀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模型.地质、元素地球化学资料表明:①印支早期花岗岩与燕山早期花岗岩较高的U含量和较低的Th/U值,反映了两者均具备为区内铀成矿提供充足铀源的能力,并且燕山早期花岗岩提供铀源的潜力更大.②水云母化蚀变基本不改变原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含量和配分特征,但叠加赤铁矿化时则伴随U的富集甚至矿化,出现稀土元素的活化转移,说明赤铁矿化与铀矿化关系更为密切.③辉绿岩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幔源特征,明显区别于花岗岩和铀矿石,且蚀变辉绿岩的U含量和U/Th值明显较新鲜辉绿岩高,说明上窖铀矿床的成矿物质非源于辉绿岩;矿床大面积的赤铁矿化暗示辉绿岩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挥发分和矿化剂(CH4、CO、CO2、H2S、Fe2+),从而使迁移态的U6还原成U4+并沉淀成矿.④铀矿石与花岗岩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相似程度高,且为递变关系,说明上窖铀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铀矿石的稀土元素总量明显低于花岗岩和辉绿岩,表明成矿流体具贫稀土元素的性质.根据上窖铀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岩体-构造-蚀变“三位一体”控矿要素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型.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8年第4期|590-604|共15页
  •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

    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

    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

    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12;

    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0;

    核工业290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6;

    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元素地球化学;铀;
  •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成矿物质来源; 流体性质; 成矿模型; 上窖铀矿床;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