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土壤学报》 >太湖水稻土中的芳基硫酸酯酶活性

太湖水稻土中的芳基硫酸酯酶活性

         

摘要

选取了12个太湖地区的水稻土表土及其剖面,分析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变化.耕作层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平均为PNP 160 μg g-1 h-1.大多数土壤其酶活性在PNP 100~200 μg g-1 h-1之间.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PNP 75,315 μg g-1 h-1.犁底层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明显低于耕作层,60%的土壤其酶活性低于PNP 50 μg g-1 h-1.犁底层酶活性与耕作层酶活性之间没有相关性.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有显著正相关(R2=0.533);与土壤pH关系较为复杂,在pH小于5.2时,随pH升高,酶活性增加,大于5.2时,酶活性则明显下降.除个别土壤外,大多数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沿剖面下降,在大于60 cm的土层中基本上没有芳基硫酸酯酶存在.不同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剖面分布有所不同.根据酶活性变化下降趋势,其剖面分布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四个类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