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剖面分布

剖面分布

剖面分布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8590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自然资源学报、生态学报、土壤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3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两岸茶产业发展研讨会、2009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学术研讨会、全国边(滑)坡工程建设与防护技术交流研讨会等;剖面分布的相关文献由452位作者贡献,包括尤志明、王峰、邵明安等。

剖面分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8590 占比:99.89%

总计:98703篇

剖面分布—发文趋势图

剖面分布

-研究学者

  • 尤志明
  • 王峰
  • 邵明安
  • 陈玉真
  • 吴志丹
  • 张兴昌
  • 杨浩
  • 姜勇
  • 梁文举
  • 白军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颜明娟; 陈贤玉; 曹榕彬; 林诚; 吴一群; 黄丁一; 吴海玲; 陈子聪
    • 摘要: 为探讨福建白茶产区茶园土壤锰锌形态特征及对茶叶的有效性,在典型白茶产地—福鼎市采集8个剖面(0—100 cm)土壤样品、32个耕作层(0—20 cm)及相应鲜叶(一芽二叶),分析土壤中锰锌含量、赋存形态、剖面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鼎市茶园耕作层土壤全锰和全锌含量均值分别为394.84 mg·kg^(-1)和101.58 mg·kg^(-1),高于福建省土壤背景值;土壤有效锰锌含量均值分别为49.41 mg·kg^(-1)和3.34 mg·kg^(-1),28.13%比例的茶园土壤缺锰,34.38%的茶园低于高产茶园标准。茶园土壤锰形态分布规律表现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土壤锌形态分布规律表现为残渣态>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茶园土壤各形态锰含量剖面分布总体表现为由上至下递增趋势,离子交换态锌和有机结合态锌由上至下总体呈现出微弱的递减趋势,其他形态在剖面中分布规律不明显。茶园土壤锰锌形态总体受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离子交换态锰和碳酸盐结合态锰与土壤速效钾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碳酸盐结合态锌与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离子交换态锌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锰锌各形态与土壤速效磷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茶叶锰平均含量为664.46 mg·kg^(-1),锌平均含量为45.03 mg·kg^(-1)。茶叶中锰含量与土壤全锰、离子交换态锰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茶叶咖啡碱含量也与这4种形态锰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茶叶中锌含量与土壤全锌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茶鲜叶酚氨比与土壤有机结合态锌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总体而言,福鼎市部分茶园土壤缺锰现象,茶叶中咖啡碱含量与土壤锰形态之间关系密切,该区茶叶生产需根据茶园地形、管理措施和土壤养分等条件合理施肥,建议部分茶园增施锰(锌)肥和间作绿肥以提高茶叶品质。
    • 张益; 林毅雁; 贾国栋; 余新晓; 王渝淞; 雷自然
    • 摘要: 研究典型植被类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K s)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北京山区植被建设提供有力借鉴,同时加深对于土壤水分运动的理解。选取北京山区最具代表性的4种植被类型,获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土壤饱和导水率,调查土壤理化性质与根系生物量、石砾体积,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通径分析,明晰了北京山区典型植被类型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饱和导水率介于0.05~2.23 mm/min,属于高度变异,随土层向下不断减小,侧柏×灌木混交林、侧柏纯林与侧柏×五角枫混交林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层深度之间的关系符合对数函数关系式y=±a ln x+b,R^(2)≥0.858。(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根系生物量、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与非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率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3)逐步回归分析得Y=3.42X_(2)+0.78X_(6)-1.333,R^(2)=0.862。进一步通径分析可知,根系生物量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而总孔隙度通过间接作用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可知,侧柏×灌木混交林的导水性能最佳,后续的植被建设应重点考虑侧柏×灌木混交林,以达到减少径流、涵养水源的目的。
    • 薛金元; 许芳芳; 王娟娟; 杨建昌; 王桂良; 钱晓晴
    • 摘要: 为明确减氮增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以及土壤剖面养分分布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以武运粳24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空白(CK)、当地常规施氮(N)、减氮(JN:减氮10%)、减氮增密(ZM:减氮10%、密度增加20%)4种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植株吸氮量、氮肥吸收利用率以及土壤剖面养分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ZM处理的籽粒产量为10.2 t/hm2,较CK、N、JN处理分别提高了75.9%、6.3%、7.4%;植株吸氮量分别提高156.2%、3.8%、6.9%;ZM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较JN、N处理提高11.9%、18.3%.各栽培模式下0~2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方面,ZM处理较N处理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全氮含量分别降低了5.8%、3.8%、1.2%,有机质、速效钾含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11.0%、10.9%;土壤速效氮含量ZM处理小于N处理.就0~100 cm土层各养分平均含量而言,ZM处理有机质较JN、N处理分别提高了14.3%、9.1%,ZM处理速效磷较JN、N处理分别降低了4.2%、1.9%;与JN处理相比,ZM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提高了20.0%,其他有效养分含量均有所下降.综合4种栽培模式对水稻土壤养分的吸收以及对产量的影响,认为合理的减氮增密措施可兼顾水稻高产、氮肥高效利用,可为减氮而不减产的环境友好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 魏卓群; 白军红; 张玲; 张光亮; 王昕; 王伟; 贾佳
    • 摘要: 以黄河口潮间带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夏、秋和春季分别采集0~10、>10~20、>20~30和>30~50 cm的土壤样品,研究黄河口潮间带芦苇湿地土壤生源要素总氮(TN)、总磷(TP)、总硫(TS)和总钾(TK)质量分数及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0~50 cm土壤剖面中TN和TS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68.19~421.29和356.15~935.77 mg·kg^(−1),总体质量分数偏低,且最高值出现在表层土壤,在3个季节中春季质量分数较高;TP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379.8~728.30 mg·kg^(−1),在剖面中分布较为均匀,质量分数最高值出现在夏季;TK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17852.41~23265.30 mg·kg^(−1),无明显剖面分布特征.0~50 cm土层的TN储量(TNS)的变化范围为109.66~227.36 g·m^(−2),TP储量(TPS)为350.74~625.27 g·m^(−2),TS储量(TSS)为331.15~575.70 g·m^(−2),TK储量(TKS)为12220.77~19780.33 g·m^(−2).总体上,各生源要素主要储存在0~30 cm土层;TPS季节变化由高到低依次呈现夏季、春季、秋季,TPS和TSS均呈现夏季、秋季、春季(P<0.05),TSS呈现春季低于夏季和秋季.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碳(TC)、电导率、Mg、Al等指标与生源要素质量分数密切相关,土壤TC质量分数和C、N质量比是影响TNS的重要因素,而土壤密度、水土质量比和电导率则是影响TPS的重要因素.
    • 陈忠柳; 舒英格; 周鹏鹏
    • 摘要: 为了解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盐基离子的交换及分布特征的影响,以喀斯特山区典型黄色石灰土为对象,研究了耕地、草地、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盐基离子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土壤CEC为26.52~44.90 cmol/kg,且基本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各土壤层次阳离子交换量均表现为退耕还草地显著低于其他生态恢复模式(PMg2+>K+>Na+的规律,且以Ca2+、Mg2+为主(占TEB的比例平均为91.92%,6.04%),K+、Na+所占TEB比例较低(平均为1.03%,1.01%);盐基离子中交换性K+、Na+、Mg2+含量具有表聚性,基本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退耕还草地各盐基离子含量显著低于林草间作地、耕地和草地(P耕地>林草间作地>退耕还草地;相关分析表明,CEC、盐基离子含量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理化因子仅能解释45.3%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变化,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变化除了受土壤基本理化因子的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退耕还草地在供肥保肥和缓冲能力上显著低于其他恢复模式,土壤供肥保肥和缓冲性能在恢复初期退耕还草阶段有所下降,但随着生态恢复的进程会逐渐得到改善。
    • 毛娜; 黄来明; 邵明安
    • 摘要: 土壤饱和导水率(Ks)是影响水、溶质运移过程和水文模型模拟精度的重要参数,了解坡面尺度下不同植被类型Ks的剖面分布与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土壤水文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典型黄土区坡面尺度不同植被类型下12个土壤剖面(0~200 cm)的Ks及土壤基本性质,分析了不同坡向间及同一坡向内随植被类型变化土壤Ks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Ks首先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后呈增大趋势.东北坡林地、西坡草地和林地剖面上层(0~20 cm)的平均土壤Ks(Ks-average)均显著高于剖面下层(20~200 cm)(P0.05);而由于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的差异,20~200 cm土层的Ks-average表现为同一坡向内东北坡草地显著高于林地(P<0.05),不同坡向间东北坡草地和林地分别显著高于西坡草地和林地(P<0.05).六道沟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Ks与容重、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与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砂粒以及有机质含量(西坡草地除外)呈显著正相关(P<0.05).影响六道沟小流域Ks剖面分布的因素可由土壤持水特性(49.36%)、质地(24.98%)和养分含量(13.92%)3个主成分贡献.本研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了以容重、土壤质地和有机质为输入因子的土壤Ks传递函数(R2=0.60~0.86,P<0.001),可为典型黄土区坡面尺度土壤Ks的模拟和预测提供参考.
    • 伍震威; 阮仁杰; 黄界颍; 单平; 周林; 王慧; 于正国; 李宗壕; 严景
    • 摘要: 为明确淮北平原潮土区麦玉米轮作制度下机播玉米生产适宜的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于2016—2017年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免耕(NT)、免耕秸秆还田(NT+S)、翻耕(T)和翻耕秸秆还田(T+S)4个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翻耕秸秆还田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6.25%、-3.68%),提高了表层水稳定性大团聚体WR0.25含量(+14.65%、+10.96%),且免耕秸秆还田处理较翻耕秸秆还田处理更好地提高了表层土壤有机质(+8.98%)、全氮(+4.63%)含量,翻耕秸秆还田处理更有利于表层土壤碱解氮、土壤有效磷和土壤速效钾的增加;但在剖面深层,免耕、翻耕秸秆还田处理效应出现差异:在20~60 cm土层,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促进pH增加,而翻耕秸秆还田处理降低土壤pH,翻耕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免耕秸秆还田处理,而免耕秸秆还田处理则更有利于速效养分的增加;免耕和翻耕模式下秸秆还田处理均提高了玉米产量(+15.58%和+2.71%).可见,在淮北平原潮土区,免耕模式下的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剖面土壤肥力质量和玉米产量.
    • 卜思怡; 王翠红; 周伟军; 杨蕾静; 石敏; 盛浩; 施强
    • 摘要: 以长株潭地区5种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即河沙泥、红黄泥、黄泥田、麻沙泥和紫泥田为研究对象,按土壤系统分类原则挖掘典型剖面24个及剖面土样137个,分析测定了土壤全量和有效态铜、锌、镍含量以及土壤pH值、颗粒分级组成、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含量,研究水稻土铜、锌、镍元素的剖面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剖面各层土壤全铜、全锌含量平均值随剖面加深逐渐降低,耕作层、犁底层、底土层全铜含量分别为26.82、21.54、18.54 mg/kg,全锌含量分别为75.84、66.00、63.19 mg/kg,全镍含量分别为18.40、17.50、18.23 mg/kg;土壤铜、锌、镍有效态含量平均值随剖面加深均逐渐降低,耕作层、犁底层、底土层有效铜含量分别为4.04、2.99、1.29 mg/kg,有效锌含量分别为4.77、2.76、1.14 mg/kg,有效镍含量分别为0.54、0.44、0.23 mg/kg;黄泥田的全量和有效态铜、锌、镍含量均较高,麻沙泥的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决定土壤有效态铜、锌、镍含量的主要因子,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是决定土壤全铜、全镍含量的主要因子,全锌含量与土壤pH值、颗粒分级组成、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总体上,长株潭地区水稻土0~25 cm土体以及部分剖面土壤全层有效态铜和锌含量高于临界值(铜1.5 mg/kg、锌0.5 mg/kg),呈盈余状态,可满足浅根或中根作物对铜、锌的需求.
    • 郭艳菊; 马晓静; 于双; 许冬梅
    • 摘要: 本研究以未补播(CK)、隔带深翻后补播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M)、沙生冰草(A.desertorum)(S)及蒙古冰草+沙生冰草(G)的草地为对象,研究不同处理荒漠草原0~40 cm土壤总有机碳在土壤剖面和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补播模式草地全土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较对照均有所提高,10~20 cm和20~30 cm土层,沙生冰草补播草地显著高于未补播草地(P2 mm粒径较高.总体看,补播有利于退化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在本研究所做处理中补播沙生冰草对土壤有机碳的增加效果较为明显.
    • 李怡; 余林; 况小宝
    • 摘要: 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未覆盖雷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林地非根际土壤细菌的物种组成、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剖面分布.结果 表明:未覆盖雷竹林地土壤细菌群落都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不同土层的物种组成及分布上存在差异.未覆盖雷竹林地0~10 cm土层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最高,10~20 cm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最高,20~40 cm土层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为最低.未覆盖雷竹林不同土层的细菌群落组成相似,而优势菌群存在着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