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微生物学报 》 >口服微生态制剂对孕妇肠道和阴道大肠杆菌K1和B族链球菌定殖的干预

口服微生态制剂对孕妇肠道和阴道大肠杆菌K1和B族链球菌定殖的干预

         

摘要

[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临床探讨口服益生菌对孕妇微生态环境(阴道和肠道)中Escherichia coli K1 和B族链球菌(GBS)定殖率的影响以预防新生儿血流播散性细菌性脑膜炎.[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7年期间在广东省范围门诊就诊的2539例妊娠健康孕妇的阴道、直肠分泌物.选择符合要求的32孕周孕妇47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益生菌组22例,对照组25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孕妇体内服药前、后的微生态环境中大肠埃希菌的变化.然后选择50例GBS筛查阳性的35孕周孕妇,随机分成益生菌组和对照组,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分组孕妇体内微生态环境中GBS定量变化.同时使用荧光PCR筛查对临床收集的2539例孕晚期(35周)孕妇生殖道、直肠分泌物标本进行GBS检测并计算携带率.[结果]研究前对不同组别孕妇的基本资料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差别、经产妇比例和受教育水平3个方面比较均无差异(P>0.05),证明不同组间孕妇具有可比性.然后观察上述不同组别的孕妇服用益生菌体内微生态状况,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用益生菌组在服药前后,阴道和直肠分泌物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F=32.866,P<0.001),孕妇服用益生菌后E.coli K1的数量显著低于服用益生菌前(P<0.05),且益生菌组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F=41.546,P<0.001);同时检查服益生菌组孕妇体内GBS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服用益生菌前后GBS的定殖数量有降低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最后我们用荧光定量PCR筛查孕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带菌状况,其GBS携带率为8.07%.[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本文筛查的广东省孕晚期孕妇的B族链球菌平均携带率为8.07%,GBS可能是新生儿发生细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之一;口服益生菌疗法可能通过抑制E.coli K1在孕妇肠道和生殖道的定殖以预防血流播散性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著录项

  • 来源
    《微生物学报 》 |2018年第11期|1989-1996|共8页
  •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学系,广东广州 510515;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广州 510317;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学系,广东广州 510515;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广州 510317;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学系,广东广州 510515;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学系,广东广州 51051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 大肠杆菌K1; B族链球菌 ; 定殖 ; 新生儿脑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